为什么说睡觉,叫“上苏州”?

苏州 更新于:2025-01-12 08:53
  • 看中就上

    “上苏州”这个说法源自于古代中国的俗语。苏州是江苏省的一个著名城市,因其园林和丝绸而闻名。这个说法通常用来形容睡觉,其背后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1. "苏州的繁华与舒适":苏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繁华的城市,有着许多精美的园林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人们用“上苏州”来形容睡觉,就像是在一个美丽的地方享受宁静和舒适。
    2. "“上”字的寓意":在汉语中,“上”字常常有“好”、“高”、“上等”的意思。将睡觉称为“上苏州”,暗示睡觉是一种美好的、高贵的活动,就像是在苏州这样的胜地一样。
    3. "古代的睡眠习惯":在古代,人们睡觉时通常需要准备床铺,而苏州的床铺以舒适著称。因此,睡觉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上床”或“上床睡觉”,而“上床”又与“上苏州”谐音。
    4. "地方方言的影响":有些地方方言中,睡觉的叫法与“上苏州”相似,这也可能是这个说法流行起来的原因之一。
    总之,“上苏州”这个说法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俗语,既反映了苏州的美丽和舒适,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举报
  • 用户6907667105388

    泰州人为什么把睡觉称为“上苏州”?


    元朝后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徐寿辉等纷纷起义,终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此后,朱元璋与张士诚为争夺天下,又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结果张士诚失败被擒身亡,朱元璋创建了大明王朝。

    泰州是张士诚的发祥地和重要据点,为夺取泰州城,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和常遇春从江边开水路及由扬州沿陆路向泰州水陆夹攻。泰州的张士诚部将夏思恭坚守州城,顽强抵抗,因久攻不下,朱元璋便命在海安筑城,切断泰州东边的供给与联系,后夏思恭因供给困难,寡不敌众,使州城失守。城被破后,朱部军队把攻城的伤亡代价变成了对泰州的忿恨,大肆烧杀,将昔日繁华的东门到西门大街烧成了一片焦土。就在战火烧遍泰州过后,朱元璋因未闻捷报,又派人扒开了洪泽湖上的高家堰,滔滔洪水似猛兽向泰州冲来,淹没了战火后的泰州城。有记载说,当时的泰州是“城头三尺水,坡子七人家”。

    这连续的焚杀之祸与沉沦之殃,使数十代人经营了一千四百多年的古城泰州,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居民非死则徙。

    偏偏在张士诚建都的苏州,市民对朱元璋没有好感,却仍然尊称张士诚为吴王。为惩罚苏州市民,同时为复建泰州,洪武初年,发生了“洪武赶散”事件,即朱元璋将阊门一带的苏州人赶出苏州,迁来苏北的泰州地区,有的再从泰州迁往海安、东台、阜宁、兴化等地。

    这样大批苏州人就成了泰州人。

    由于苏州来泰的移民,带有惩罚的性质,受到当地官员和乡保、里正的监督管理。移民不敢公开表达思念故土家乡的想法,怕被冠以复辟造反的罪名。加上当时的交通不便,泰州、苏州两地相隔遥遥数百里,中间又有滔滔的长江阻隔,即使在长期管理逐渐放松的情况下,一般人想回苏州也很难成行。然而,迁徙来泰的苏州居民对祖辈生活过的家乡、城市、街道、河流、水井等一草一木,存有深厚的家乡情结,对家乡的思念情怀,嘴上不敢议论,回乡探望的难度又相当大。只能在睡梦中梦见上了苏州,回到老家之中。渐渐地形成了睡觉是上苏州,回老家的口语。

    几百年来,苏州移民的后人,代代相传着这一份思念家乡的情结,称睡觉为“上苏州”的说法就在海陵、泰兴、姜堰、兴化、海安等地广泛流传下来。因为地缘关系,以至于江都、扬州、扬中等地现在也有这样的说法。

    举报
  • 蓦然回首似是你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